最近上海的天像个调皮的孩子,早上出门还得裹紧外套,中午晒着太阳又有点冒汗,夜里风一吹,被窝都得添层薄毯——这变季的天气,可真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咱们年纪大了,身子骨经不起折腾,得把“小心”俩字揣在兜里,慢慢过这阵子。
先说穿衣服,别嫌麻烦,要“分层穿”。里面穿件薄棉毛衫,中间套件轻便的针织衫,外面搭件防风的外套。早上出门,围条松软的围巾护着颈肩,别让风钻进去;中午热了,脱件外套就行,省得捂出一身汗,吹着风反而容易感冒。手脚凉的奶奶,记得穿双加绒的棉鞋,袜子要选厚点的,别让脚冻着——老话讲“脚暖全身暖”,可不是没道理的。
再说说吃的,要“暖”要“软”。厨房熬粥的时候,不妨加把小米、红枣,或者放块南瓜,熬得稠稠的,喝着暖胃;中午炖点汤,比如萝卜排骨汤、山药鸡汤,汤里飘着点油花,喝着舒服,还能补身子。生冷的东西可别贪嘴,像冰西瓜、生黄瓜,再馋也得忍忍,不然肠胃闹脾气,疼起来遭罪。要是有爷爷喜欢吃水果,不妨用温水泡一会儿,或者蒸个苹果,软乎乎的,好消化。
运动也不能少,但得选对时间。早上别太早出门,等太阳出来了,气温升点再去院子里走走,或者跟老伙计们打打太极、搓搓手;下午晒晒太阳,搬个椅子坐会儿,聊聊天,比窝在房间里强。要是下雨或者风大,就在走廊里慢走几圈,别闲着,但也别累着——累了就歇会儿,咱们运动是为了舒服,不是跟谁较劲。
还有心情,得“顺”得“宽”。变季的时候,天阴沉沉的,难免有点闷得慌,别忘了找老邻居唠唠嗑,或者跟护工阿姨聊聊家常,哪怕说说昨天吃的包子多了颗糖,今天的花又开了一朵,心里也能亮堂点。要是觉得身子有点不舒服,比如头晕、心慌、关节疼,别憋着,赶紧找护士阿姨——咱们福利院的医生护士都盯着呢,有事儿喊一声,比自己扛着强。
爷爷奶奶们,变季就像过个小坎儿,慢慢来,别急。出门记得带件外套,吃饭记得喝口热汤,没事儿跟老伙计们聊聊天——咱们把日子过稳了,比啥都强。
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们,也会多盯着天气,多问问大家的情况。有需要帮忙的,尽管说,咱们一起把这变季的日子,过得暖乎乎的。